江苏扬州
考察时间:2024年11月15日-17日
考察地点: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瘦西湖景区;扬州博物馆;扬州个园
考察人员:研究院院长管仁福教授;研究员李素琴副教授;研究员邓心强副教授;三名研究生:王诗缘 张瑞琪 刘玉清。
考察内容:扬州作为苏东坡曾经为官、生活、游历和创作的重要地区,拥有丰富的东坡文化资源。为深入研究和传播东坡文化,2024年11月15日-17日,研究院院长管仁福教授、李素琴副教授、邓心强副教授、三名研究生一行来到扬州进行考察,通过实地探访扬州的历史文化遗迹,追寻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足迹。
01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考察团队首先参观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深入了解了大运河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内涵。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集运河文物收藏、展示、研究、教育于一体,兼顾旅游休闲与对外交流的专题性博物馆。现馆藏有自春秋至当代反映运河主题的古籍文献、书画、碑刻、陶瓷器、金属器、杂项等各类文物展品1万多件(套),运用传统与现代展示手段,以多样化的展示形式,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国大运河的历史、文化、生态和科技面貌,建筑壮观,工程浩大,场景宏阔。
中国大运河始凿于春秋,初通于隋代,繁荣于唐宋。元代裁弯取直,南北直航;明清维系国脉,臻于极盛。它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全长3200余公里,历经2500余年,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八个省级行政区,连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沟通东西、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并向西衔接了亚欧丝绸之路,向东延伸了海上贸易通道。中国大运河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连通了历代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对中国的政治统一、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沿岸人民因之生息、交流、融合。
苏轼在其一生中多次经过大运河,他的足迹遍布大运河沿岸的多个城市,如徐州、扬州、湖州、杭州等,这些城市都是大运河的重要节点。在扬州担任知州时,苏轼请求朝廷准许漕船空驶时运货,以提高漕运效益和船民收入。此事的缘由和经过在苏轼的《论纲梢欠折利害状》中有详细记述。宋朝初年,由于漕粮运输时间长,运工收入低,漕船返航空载时,运卒、艄工便利用这个机会,开始贩运私货和替商人搭载货物。官方为避免打击船工,默认了这种贩运活动,多次下令禁止沿河税务机构拦检漕船。但到元丰年间,一些机构为了扩大商税收入,严查过往漕船,对私货征收过税。同时,又设置专船承运客商货物,从而断绝了船工的揽运途径。这一新法的实行,减少了漕运从业人员的收入,于是引起了他们的激烈反抗,“虽加刀锯,亦不能禁其攘窃”。而且漕运以三十船为一纲,每盘查一船,全纲其余二十九船“皆须住岸伺候”,也严重地影响了运河航行的通畅,无法保障漕运的时效性。苏轼到任扬州不久就敏锐地发现了这一问题:“断粮纲欠折干系人,徒流不可胜数。”运卒、艄工“衣粮罄于折会,船车尽于折卖,质妻鬻子,饥瘦伶俜,聚为乞丐,散为盗贼”。他警示朝廷关注问题的严重性,大声疾呼:“此弊不革,臣恐今后欠折不止三十余万石,京师军储不继,其患岂可胜言!”苏轼细数有关政策规定的历史沿革、利弊得失,力陈恢复宋初旧制的必要性,建议让贩运货物的漕运船只到岸纳税,不得随意勒令靠岸检查。苏轼的这一奏议,不仅是对大运河漕运现状的深刻剖析,更是他作为一位有担当、有远见的地方官员,为民生福祉积极建言献策的生动体现。这一事件,无疑加深了苏轼与大运河之间的紧密联系。
研究院师生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前合影
02瘦西湖景区
考察团队参观的第二个地点是瘦西湖风景区,位于扬州明清古城西北部,是融南方之秀、北方之雄于一体的的湖上园林群。
瘦西湖北门对面的大明寺内有两座建筑尤为引人注目——平山堂与谷林堂。它们的存在,不仅为扬州增添了一份古朴的韵味,更是苏东坡与其恩师欧阳修深厚师生情谊的见证。平山堂始建于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当时任扬州知府的欧阳修,极赏这里的清幽古朴,于此筑堂。坐此堂上,江南诸山,历历在目,似与堂平,平山堂因而得名。欧阳修离世后,苏东坡非常思念老师,专程游览平山堂,写下了一首《西江月·平山堂》: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1092年,苏东坡由颍州知州升任扬州知州后,为纪念恩师欧阳修,特意在平山堂北面建“谷林堂”,取东坡“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诗句中的“谷林”两字为堂名,以此常伴恩师左右。堂内悬有槛联和书画等作品,环境十分清幽。
研究院老师在平山堂前合影
03扬州博物馆
考察团队参观的第三个地点是扬州博物馆,这里全面展示了扬州的地方历史文化。其中《广陵潮—扬州古代城市故事》展厅以扬州古代城市故事为线索,全方位展示了扬州古代史的发展脉络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扬州古代城市故事,如澎湃的广陵潮,高潮迭起,连绵不绝。自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筑邗城以来,扬州已有2500年的历史,先后经历了汉、唐、清三个繁荣期。其间,融南北文化于一体的扬州,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品格和生存方式,并以巨大的文化辐射力影响着古代中国的广大地区,被人们称为“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地方”。这里名人辈出,吴王夫差、汉代大儒董仲舒、吴王刘濞、宋代韩琦、欧阳修、苏轼,清代的阮元、张謇……等等,可谓群星璀璨,星光灿烂。
考察团队重点参观了与欧苏相关的文物和展品。欧阳修、苏轼两位大文豪都曾在扬州任知州。欧阳修任扬州知州时,深入民间,调查生产状况,劝农颇有成效。在水利方面,欧公实地勘察,他提出应在综合考虑顺应水性的规律、人力财力的情况、治水工程的影响这三个方面后才能修建治水工程。在断狱方面,欧阳修尽量减少死刑,体现了他的人文关怀。苏轼任扬州知州时,上任伊始就上书朝廷,要求免去民间的“积欠”,使老百姓“稍知一饱之乐”。在看到船民艰难的生存状况后,他上奏请求准许官船的船夫捎带货物,使他们有以为生。同时,苏轼力戒劳民工程,废除了铺张浪费的“万花会”,体现了他的民本思想。欧阳修和苏轼在扬州任知州的这段历史为扬州增添了独特的荣光。
研究院师生在扬州博物馆前合影
04扬州个园
考察团队参观的第四个地点是扬州个园。个园虽不是苏轼所建,但园中设计深受苏轼的爱竹理念影响。嘉庆、道光年间,两淮盐商黄至筠购得此园并加以改建,在园中种植千竹,取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之意,又因竹叶形似“个”字而得名,称“个园”。
个园内的景物布局紧凑,以叠石立意、气势雄伟而著称,尤以“四季假山”闻名于世。漫步园中,处处可见竹林。苏轼爱竹,个园中翠竹挺拔,正如苏轼高洁的品格。竹林不仅为园林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更让考察团队在漫步中感受到了苏轼那份超脱世俗、追求高洁品格的精神境界。
研究院师生在个园前合影
经过三天紧张而充实的考察,我们在扬州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追寻着苏东坡的足迹,深刻感受到了东坡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扬州作为苏东坡曾经为官、生活、游历和创作的重要地区,不仅留下了他不朽的故事和诗篇,更在历史文化中融入了东坡文化的精髓。通过参观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我们领略了大运河的壮丽景观和悠久历史,更深刻理解了苏东坡在为官时的智慧与担当。瘦西湖景区的游览让我们仿佛穿越时空,与苏东坡共赏湖光山色。平山堂与谷林堂的存在,更是见证了苏东坡与其恩师欧阳修之间的深厚师生情谊,让我们感受到了文人墨客之间的纯真情感和高尚情操。扬州博物馆的全面展示,让我们对扬州的地方历史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特别是与欧苏相关的文物和展品,让我们看到了两位大文豪在扬州任知州时的卓越贡献和深厚情怀。他们勤政爱民、力戒奢靡、重视水利、关怀民生的精神,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竹林密布的个园,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江南园林的独特魅力与精湛技艺,更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苏轼文化对园林艺术的影响与启迪。
此次考察不仅加深了我们对东坡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更为我们今后的研究和传播工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灵感。我们将继续深入挖掘东坡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努力推动东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我们也期待扬州这片文化沃土能够继续孕育出更多的文化瑰宝,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安徽阜阳
考察时间:2024年11月18日-19日
考察地点:阜阳颍州西湖风景名胜区;阜阳生态乐园欧苏文化区;阜阳博物馆
考察人员:研究院院长管仁福教授;研究员李素琴副教授;研究员邓心强副教授;三名研究生:王诗缘 张瑞琪 刘玉清
考察内容:阜阳是宋代颍州所在地。欧阳修和苏轼都曾在颍州做过知州,因此阜阳有极为丰富的欧苏文化资源。考察团队11月17日晚到达阜阳,18日考察阜阳东坡文化,其中,考察团队与阜阳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开展欧苏文化座谈会。
01阜阳颍州西湖风景名胜区
11月18日上午,考察团队来到阜阳的第一站是颍州西湖。颍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是安徽省省级风景名胜区,起源于远古、兴于唐、盛于宋,宋代的晏殊、欧阳修、苏轼、吕公著等名人都曾做过颍州知州。其风景区以欧苏文化为核心,打造“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的历史名胜。颍州西湖风景区中有两条主要线路:一是苏堤,二是环湖路。苏轼在元祐六年(1091年)到颍州时,曾作《泛颍》诗:“我性喜临水,得颍意甚奇。到官十日来,九日河之湄。……上流直而清,下流曲而漪。画船俯明镜,笑问汝为谁。忽然生鳞甲,乱我须与眉。……”随后,苏轼在颍州开始了一系列改革。
师生们进入园区,首先从“苏堤”开始游览,它的起始处左边有一块褐红色的巨石,上面刻着“苏堤”二字。路面上,不显眼地印着苏轼的诗“我性喜邻水,得颍意甚奇”。师生们一边散步,一边读东坡诗,一边看苏堤景。苏堤第一个景点是清颍亭,它是庆历四年(1044年)晏殊出任颍州知州时命名的,“尝优游于西湖之上,舒徐颍水之滨,作亭城阴,以自颐息,俯瞰颍水,故曰‘清颍亭’。”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任杭州通判途中,苏轼苏辙到颍州一同看望恩师欧阳修。与恩师欢聚二十余日后,兄弟终须分手。出发前夜,兄弟二人在颍州西湖清颍亭附近的船上吟诗话别,苏轼诗云:“征帆挂西风,别泪滴清颍。”第二个景点是泛舟听琴。苏轼在元祐六年(1091年)九月十五月圆之夜与好友崔闲相逢。苏轼邀请赵令畤和陈师道一同游西湖,并请崔闲弹唱《醉翁吟》,怀念恩师欧阳修,余音绕梁,苏轼即兴作诗《颍州西湖月夜泛舟听琴一首》。再往前走,就到了飞盖桥。皇祐元年(1049年),欧阳修出任颍州知州,在西湖上新建三桥,并赋《三桥诗》以之纪念。其中《飞盖》诗云:“鸣驺入远树,飞盖渡长桥。水阔鹭双起,波明鱼自跳。”飞盖桥的梁上刻有欧阳修、苏轼等人的诗句,在古色古香桥梁中增添了一丝韵味。
苏轼与颍州西湖苏堤的历史渊源深厚而丰富。他不仅在治理西湖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还通过诗文创作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和对治理成果的自豪之情。苏堤的修建和命名,更是成为后人缅怀和敬仰苏轼的重要历史遗迹。
研究院师生在颍州西湖合影
03阜阳生态乐园欧苏文化区
11月18日下午,考察团队与欧阳修第35代孙欧阳其山一起考察了位于阜阳生态乐园纪念的欧阳修、苏轼两人的文忠阁和当年欧阳修的会客场所会老堂。文忠阁高40.5米,总建筑面积约为1618㎡,为宋代风格建筑,外五层、内八层,十字歇山屋顶与每层七彩斗栱飞檐巧妙组合,雄伟壮观、气势恢宏。会老堂是欧阳修的私宅。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欧阳修自扬州移知颍州。熙宁四年(1072年),欧阳修以太子少师、观文殿学士致仕,退居颍州,寓西湖六一堂。翌年四月,前副相赵概以八十高龄自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市)来访欧阳修,欧阳修就将六一堂西侧的会客室加以整修,作为接待赵公的场所。时任颍州知州吕公著也前来看望。欧、赵、吕三人会于此堂,饮酒,赋诗,吕公著有感于二老相会为此堂题匾额曰:“会老堂”。欧阳公即席赋诗:“…金马玉堂三学士,清风明月两闲人……”。诗中抒发了他与赵概莫逆之谊和对赵概不远千里寻访的感激之情。当年,欧阳修便终老于西湖居所。后来,苏轼知颍,来到会老堂,感慨赋诗曰:“三朝出处共雍容,岁晚交情见二公。乘兴不辞千里远,於怀还许一樽同。”遗憾的是,参观当日下起了小雨,文忠阁和会老堂在重修,考察团并未能进入里面参观。
研究院师生在文忠阁前合影
04欧苏文化座谈会及阜阳博物馆
11月18日晚上,188金宝搏app官网下载安卓苏轼研究院一行六人与阜阳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专家们进行欧苏文化座谈会交流。参会人员有阜阳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兴武、阜阳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陆志成、阜阳市历史文化研究会顾问肖汉泽、阜阳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郭世轩、阜阳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姜伦、阜阳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万军、阜阳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李孝军、阜阳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及欧阳修第36代孙欧阳中水。
陆志成副会长发言
管仁福院长发言
座谈会上,陆志成先生首先说明了苏轼知颍的情况,他提到苏轼在颍州做了五件利于民生的大事:拒开八丈沟、通焦陂浚西湖、雪中赈灾饥民、治安缉盗贼、奏议解民悬,被称为“黎民百姓的好朋友”。
第一件是拒开八丈沟。苏轼初到颍州,朝廷就命他开挖八丈沟。但苏轼派教练使史昱等人组成勘探小组,从蔡口到淮上,组织沿途各县官吏,仔细测量地形的高下,利用水平尺,一段一段地测量,每二十五步立一竹竿,每根竹竿都用水平器记下高低尺寸,一共立了五千八百一十一根竹竿,总距离有四百八十四里多。因此,苏轼认为在淮河涨汛时,八丈沟入淮口的水位高于上游蔡口水位八尺五寸,淮水势必倒灌,证明开挖八丈沟,既解除不了陈州水患,又会使上下游来水汇于颍州溢流。于是上书朝廷,如《奏论八丈沟不可开状》、《申省论八丈沟利害二首》等,据理力争,避免了一次劳民伤财的的行动。
第二件是通焦陂浚西湖。1091年秋天,颍州久旱不雨,苏轼听说颍上张龙公神祠极为灵验,连忙斋戒沐浴,作祈雨文,并派儿子苏迨和陈师道前往祈祷、迎龙骨。几天之后,果然下了一场雨雪。欣喜之余,苏轼认为自助方得天助,根本的工作还是应该搞好农田水利,充分利用颍水与西湖的资源。于是“奏乞罢黄河夫万人,开本州沟,从之。以余力作三闸,通焦陂水,浚西湖。”(《再次韵赵德麟新开西湖》) 但工程尚未结束,他又改知扬州,只好把工程交给赵德麟督办。第二年三月,西湖疏浚完成,苏轼为之写下“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的诗句。为纪念苏轼,后人将大堤命名为“苏堤”。
第三件是雪中赈灾饥民。元祐六年冬,颍州大雪,造成了一定灾害。据赵德麟《侯鲭录》卷四《东坡汝阴赈饥寒》条云:“元祐六年,汝阴久雪。一日,天未明,东坡来召议事曰:‘某一夕不寐,念颍人之饥,欲出百馀千,造饼救之。今细民之困,不过食与火耳。义仓之积谷数千硕,可以支散,以救下民。作院有炭数万称,酒务有馀柴数十万称,依原价卖之,可济下民。’坡曰:‘吾事济矣。’”时任颍州教授的陈师道听说苏轼和下属赵德麟赈济颍州灾民的事情后,写了一首《雪中》诗:“掠地冲风敌万人,蔽天密雪几微尘。漫山塞壑疑无地,投隙穿帷巧致身。映积读书今已老,闭门高卧不缘贫。遥知更上湖边寺,一笑潜回万宝春。”此诗又名《连日大雪,以疾作不出,闻苏公与德麟同登女郎台》,诗末句自注云“是日赐柴米”。从此诗可以看出,苏轼为百姓免除冻饿之虞,心情十分愉悦,而后冒着大雪,到颍州西湖看雪景去了。
第四件是治安缉盗贼。在《宋史·苏轼列传》中有这样的记载:“郡有宿贼尹遇等,数劫杀人,又杀捕盗吏兵。朝廷以名捕不获,被杀家复惧其害,匿不敢言。轼召汝阴尉李直方曰:“君能禽此,当力言于朝,乞行优赏;不获,亦以不职奏免君矣。”直方有母且老,与母诀而后行。乃缉知盗所,分捕其党与,手戟刺遇,获之。” 苏轼到颍州上任之初,便发现当地盗匪横行,严重威胁百姓安全。他立即着手处理这一问题,苏轼对汝阴县尉李直方表示,如果李直方能够擒获这些大盗,他将极力举荐李直方,请求朝廷重赏。这一举措激发了李直方的积极性,使其全力投入到缉捕盗匪的工作中。李直方在苏轼的激励下,带领手下成功侦察到大盗尹遇的巢穴,并亲自上阵,刺伤尹遇,将其活捉。这一战果极大地震慑了当地的盗匪势力。除了尹遇之外,颍州还有管三、陈钦等其他盗匪。苏轼通过巧妙周旋,利用颍州商会的力量,成功筹集到粮食和银两,用于缉拿盗匪和赈济饥民。在处理盗匪问题的过程中,苏轼始终保持廉洁从政的作风。他拒绝了颍州商会等势力的宴请和送礼,坚持公事公办,树立了良好的官员形象。为他在颍州的缉盗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第五件是奏议解民悬。苏轼知颍州短短半年内,发现并整治了许多问题,诸如上述所说治理水患兴水利、济民赈灾、治安缉盗等,这些事情都是苏轼连连上书,据理力争得来的。赈灾中,苏轼“日夜计虑,势不可缓”,于是及时上奏朝廷,清求账饥。十一月,两次上《奏淮南闭籴状》;十二月,上《乞赐度牒,籴斛斗,备赈济淮浙流民状》;次年元月上《乞将合转一官与李直方酬奖状》等。可见苏轼济民之心。
11月19日上午,师生一行参观了阜阳博物馆,馆内着重介绍了阜阳的历史发展史,内容丰富。在阜阳历史名人专栏可以看到有管仲、欧阳修、苏轼等人的介绍,馆内陈设有欧阳修的六一堂,分别有欧阳修、苏轼、苏辙的铜像。因时间原因,匆匆参观,未有详尽之处。
研究院师生在阜阳博物馆前合影
这次实地考察师生们收获颇丰。首先我们身临其境,从千百年后感受到苏轼对颍州的贡献。苏轼在颍州期间为当地百姓做了许多利民大事,包括治理水患、疏浚西湖、参与治水实践以及缉盗、赈灾等其他利民举措。他的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当地百姓的生活质量,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如果不是他疏通西湖,拒开八丈沟,也许今天的我们就不能够来到颍州西湖考察苏轼的遗迹。其次,我们感受到了苏轼的拳拳爱民之心。苏轼无论在哪个地方做知州,他都能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遗爱于民,这样的精神和实践力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其三,我们更能体会苏轼诗中的景色和感情。苏轼在颍州写了众多诗篇,例如《泛颍》《次韵赵德麟新开西湖》《陪欧阳公燕西湖》《颍州初别子由二首》等。我们站在西湖边上,看着颍水微波荡漾,能够感受到“绕郡十余里,不驶亦不迟。上流直而清,下流曲而漪”“绕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西湖的美景。因为我们考察时正是阴雨天,在寒冷的环境下,似乎更能体会苏轼当时执意赈灾济民的心情,如《次韵陈履常雪中》:“可怜扰扰雪中人,饥饱终同寓一尘。老桧作花真强项,冻鸢储肉巧谋身。忍寒吟咏君堪笑,得暖欢呼我未贫。坐听屐声知有路,拥裘来看玉梅春。”苏轼对受暴雪滋扰的百姓十分怜悯,希望能够与之共渡难关。最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苏轼在颍州留下的诗篇和故事背后的文化意义。苏轼和欧阳修都是北宋时期的文坛巨匠,他们不仅才华横溢,更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人文关怀,令后人十分敬仰。
图文来源 / 管仁福 张瑞琪 王诗缘
编辑 / 王诗缘
审核 / 管仁福 李贞